波克罗夫斯克街头,风卷起废弃的塑料袋,打着旋儿撞上紧闭的卷帘门。
战前,这座乌克兰东部城市还生活着6万人,如今只剩残存的居民在空荡的楼房间穿行。
一位缩着脖子赶路的老人嘟囔着,商店像被抽走了魂,谁都不敢在街上多待一秒,这儿早成了鬼城。
这,只是乌克兰广袤国土上一个正在失温的缩影。
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战线的犬牙交错时,一场更惊心动魄的战争,正在乌克兰的人口地图上无声地进行。
三年前,这里还生活着4300多万人;如今,据联合国等机构的悲观估计,近千万人的生命轨迹被硬生生抹去。
炮火之下,一个国家真正的根基,它的人民,正在经历怎样的塌陷?本文将为你揭开这场被炮火声掩盖的,关乎国本的“无声之战”。
一、失血的国土:地图未变,人却“凭空消失”了
千万人口的凭空消失,并非危言耸听,而是正在发生的残酷现实。
战前,乌克兰拥有4300多万人口,工厂轰鸣,黑土地上翻滚着金色的麦浪,基辅的地铁站里挤满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。
而如今,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轮廓,这个国家只剩下约2800万至3500万居民。
版图依旧,但国已“人去楼空”。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,近千万鲜活的生命轨迹,就这样被硬生生从地图上抹去。
最直观的“失血”,是那股无法阻挡的逃亡潮。超过670万人头也不回地逃向国外,他们用双脚为自己的未来投票。
基辅中央火车站,昔日承载着团聚与希望的交通枢纽,在过去三年里,变成了无数家庭永别故土的起点。
月台上,哭泣、拥抱、然后是决绝的转身,每一声汽笛都像一道割裂符,将一个国家的过去与现在分割开来。
这股人潮涌向欧洲各地,280万挤进了邻国波兰,超过100万在德国寻找新的生计。
他们是老师、医生、工程师,他们带走了乌克兰的消费、税收,更重要的是,带走了重建家园所必需的知识与活力。
然而,比可见的人口外流更可怕的,是那看不见的、正在国家肌体内部发生的未来断层。
二、未来的断层:当产房死寂,一个民族的心跳正在减弱
如果说人口外流是割开了动脉,那么生育率的崩盘,则是在摘除一个国家的心脏。
战前,乌克兰妇女平均生育1.2个孩子,已是欧洲倒数。如今,这个数字暴跌至0.7,全球垫底。
一位基辅的产科医生苦笑着说,我们现在接生的不是婴儿,是奇迹。
医院产科冷清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,2023年全国新生儿仅18.7万,创下有历史记录以来三百年的最低点。
更恐怖的是,根据2024上半年的数据,死亡人数竟是新生儿数量的三倍。这意味着,这个国家每迎来一个新生命,就有三个人在悄然离去。
未来的希望正在黯淡,而当下的支柱也已摇摇欲坠。
由于大量青壮年或走上战场,或逃亡海外,乌克兰的劳动力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老去。
在许多工厂,45岁的工人竟然已经算“年轻骨干”,成了生产线上的中流砥柱。
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五金厂老板马克西姆摊开双手,他的招工广告贴了半年,连一个40岁的焊工都等不来。
曾经养活半个欧洲的粮仓,因为缺少劳力,小麦产量暴跌超过30%。
整个国家的养老金系统更像是在走钢丝,仅有的950万劳动者,需要支撑起超过2000万的老人和孩子。
这根钢丝,随时可能断裂。
三、最后的燃料:枯竭的兵源与精英,一场注定“透支”的豪赌
为了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,乌克兰正在进行一场注定“透支”未来的豪赌。
兵源,是这场豪赌最先燃烧的燃料。
为填补前线的巨大空缺,征兵年龄从27岁被强行压至25岁,关于动员18岁青年的讨论也从未停止。
乌克兰总统顾问莱申科曾绝望反问施压的美国政客,为什么要动员18岁的男孩?
与此同时,蒂萨河里正不时漂浮起年轻的尸体,他们宁愿溺亡在冰冷的河水中,也不愿被送往前线。
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披露,乌克兰1110万适龄男性中,已有近740万因伤残、阵亡、或因各种原因免役,能动员的健康男性,正在迅速见底。
每抽走一个兵,就意味着工厂少一个工人,农田少一个农民,家庭少一个未来的父亲。
如果说兵源的枯竭是“体力”透支,那么精英的流失,则是“智力”的釜底抽薪。
战前拥有25万人才的IT行业,已有一半出走海外。那些本该构建国家数字未来的程序员,正在柏林或华沙,为他国企业贡献智慧。
一位逃到柏林的程序员在视频里坦言,孩子在这里免费上学,我的月薪是基辅的三倍,我凭什么要回去当炮灰?
更具讽刺性的是,在赫梅利尼茨基地区的一场征兵腐败案中,竟有61名检察官被伪造成残疾人以逃避兵役。
当国家的守护者都在想方设法逃离,这个国家的未来又由谁来守护?
尾声
哈尔科夫的居民楼废墟旁,一只野猫正在弹坑的积水里舔着爪子。
三年前这里还住着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,如今只剩一位独居的老太太,每天排队领取救济面包。
她攥着发硬的面包,低声嘟囔着,儿子战死了,女儿带着孙辈去了捷克。
他们说这叫什么人口结构倒金字塔,我听不懂,我只知道,这栋楼里现在就只剩下我和三只猫了。
在某处征兵站的外墙上,一行未干的涂鸦写着一行字。
要么战死,要么逃亡,没有第三条路。
炒股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