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二首(其一)
李商隐
来是空言去绝踪,
月斜楼上五更钟。
梦为远别啼难唤,
书被催成墨未浓。
蜡照半笼金翡翠,
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刘郎已恨蓬山远,
更隔蓬山一万重。
【译文】去后踪影全无使要来的诺言成了空话,五更天钟声响起时空中还斜挂着月牙。
在为远别而成的梦里啼哭也唤她不回,醒来忙着找纸写信连墨还来不及研化。
蜡烛光半明半暗地照着金饰翡翠屏障,熏炉的麝香轻轻飘入的床帐绣着荷花。
刘郎已为蓬莱山仙境遥远而心怀怨恨,哪知如今更比蓬莱山多隔了万重关崖。
【题解】
从诗的内容来看,这也是一首传写男女之间铭心刻骨的相思之情的朦胧诗。与诗人其他同类作品相仿,这首七律在表现令人哀惋欲绝的情思时,采用了错综时空、颠倒因果的特殊手法,从而取得了如梦似幻、缠绵悱恻的突出效果。诗人的本意只是要表现对意中人久盼不至的思念,在落笔时却先以五更钟为背景,慨叹她的来去无凭;然后反挑出原因,点明是书信难寄、积思成梦的初醒时分;接着再用臆想补出闺房内景,那是伊人或两人曾经相亲的所在;最后借东汉刘晨艳遇的典故,通过“已恨”和“更隔”的转接,突出强调充满内心的失落和惆怅。全诗优美凄恻,哀怨动人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蔡雯解读
这首《无题》写在梦与醒的交界,相比于其他无题诗,在哭醒的情绪里,感情更少受到节制,显得更加浓烈奔放。对于李商隐的这类无题诗,究竟是纯粹的情诗,还是包含或多或少的政治隐喻,学界一直都有争议。但是,正是这些不同解释的多义并包,增加了诗的阐释空间和深婉朦胧的美感特质。
你有没有体验过深爱一个人,却和他长久离别?现实的阴影过于浓重,以至于梦里都是和他的离别。你有没有试过在梦里对着一个背影哭喊,醒来看到月斜楼上?这首诗就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。
“来是空言去绝踪”,你说的回来是句空话,你一走就无影无踪。“月斜楼上五更钟”,五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,这是作者梦醒后的时间。“梦为远别啼难唤”,这里不是说在梦里为离别哭泣,久久难以被唤醒,而是说在梦里离别,啼哭呼喊都唤不回那个离开的人。在梦里哭喊是一定会惊醒的,所以才有前一句的“月斜楼上五更钟”和后一句的“书被催成墨未浓”。
这首诗全篇都是在非常浓烈的离别的情绪里的,所以诗人迫不及待要写信,“催成”二字告诉我们,他被心里巨大的相思之苦驱使,只能马上展纸研墨给对方写信,但是因为太过心急,所以墨都没有磨好,而他居然完全没有察觉,直到书成才发现墨迹浅淡。
我一直觉得诗词里写长久离别最好的一个极端就是“梦为远别啼难唤”,那是久久沉溺,用痛苦回忆来对抗时间;而另一个极端就是姜夔的“人间别久不成悲”,和你离别太久,以至于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长久的离别,不觉得是悲哀了。姜夔把自己交给了时间,习惯了疼痛,却还是没有忘记那个人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